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新闻 - 区域

江苏航院:培育大国蓝天工匠

2025-07-02 07:51

金山网讯 在镇江经开区的产业版图上,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(简称“江苏航院”)如同一架蓄势起飞的飞行器——自2019年首届毕业生毕业以来,连续6年年终就业去向落实率超98%、专业对口率85%以上,为国家低空经济战略和区域航空产业升级输送“即插即用”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如今,这所航空类院校正以“低空经济”战略为契机,围绕航空产业转型升级,进一步深化“专业精准对接产业、实训深度融入生产、师资引领技术革新”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,全力打造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典范。

校企协同“订单式”育才:

从课堂到岗位的无缝衔接

6月6日,江苏航院与航天海鹰(镇江)特种材料有限公司、菲舍尔航空部件(镇江)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组建航空制造现代产业学院,开设4个企业订单班,推行“双标准融合”课程体系。学院党委副书记、航空制造现代产业学院院长戴金跃介绍:“我们通过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、课程思政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方式,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。”

在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,学生们可以利用虚拟仿真平台开展飞机部件加工、装配、维修、检测等方面的虚拟练习。学生刘国卿平时喜欢到实训基地跟着老师练习车工、数控加工、设备检测,“这进一步强化了我的实操能力,对未来就业也有一定的帮助。”截至目前,校企共同开发了446门专业课程,协同育人企业接收学生实习450人以上,合作企业接收学生实习850人以上。

学院还专门聘请了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专业导师,63位省市知名企业家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、产业教授,“双师型”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了教学内容始终与行业前沿保持同步。“毕业生到岗就能操作关键工序,这是企业对我们最大的认可。”戴金跃说。

匠心育才“三链融合”:

以赛促教打造航空技能尖兵

在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“机电一体化技术”赛项中,江苏航院两组师生双双斩获省一等奖,实现“双料首金”的突破。学生杨惠缘感慨:“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们技术能力的肯定,更是激励我们在机电一体化领域深耕的动力。”这种“以赛促融、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”的教学模式,正是学院专业课程的建设发展的缩影。

紧扣航空产业升级需求,江苏航院每年新增1-2个低空经济领域专业,无人机应用技术、空中乘务两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发挥示范效应,分级推进国家、省、校三级专业群建设。在“金平果”2024高职专业及专业群榜单中,21个涉航专业中有19个位列江苏第一,所有专业均跻身全国前列。

就业领航“校城共生”:

20%留镇率背后的产教共赢

“2024届毕业生留镇率超20%,横向课题合同金额同比增长53.9%。”这组数据揭示了江苏航院与地方经济的深度绑定。江苏航院与镇江经开区以“校地共建”为纽带,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,携手打造低空和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特色高地,无人机飞手培训基地、无人机综合应用技能培训班已成为地方产业升级的“人才引擎”。

同时,学院实施“航润”校城融合计划,已与镇江经开区、镇江市农业农村局等11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内容涵盖人才定制培养、干部交流互挂、实训设备共建共享等。“高校所能”与“地方所需”的精准对接,让在校毕业生不仅实现高质量就业,更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。

“未来,我们将以航空产业转型升级为牵引,让每个学生都拥有‘高就业率’与‘高成长性’的双引擎。”学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高尚兵介绍,从“订单班”到航空制造现代产业学院,从技能大赛到校城融合,江苏航院正以“产教融合”为笔,在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画卷上书写属于“航空工匠”的崭新篇章。(记者 辛玥 通讯员 宋怡静)

责任编辑:李贝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