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.jpg
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.jpg

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

投稿:jswmw@jschina.com.cn

江苏文明网 > 徐州 > 正文
“幸福小院”真幸福!
2025-07-04 14:40:00  来源:徐州日报  

“张大姐,午饭送到啦,趁热吃!”6月18日中午11点半,一辆满载热乎饭菜的送餐车,驶入徐州丰县顺河镇焦庄村的田地里,为正在抢收的张桂英和村民们送来了午餐。

“外卖”也能送到田间地头?原来,这是焦庄村“幸福小院”在农忙季推出的“农忙大食堂”,专门解决村民劳作时无暇回家做饭的难题。

“咱们庄稼人干活都赶早,就图早上凉快多干点。”张桂英边吃饭边说,“以往农忙时,为了省时间,早午饭就凑合一口,常常吃自带的冷馒头。”

能在农忙时吃口热乎饭,是大伙儿一直以来的期盼。

去年年底,焦庄村“幸福小院”建成,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题,村里的老人们每天只要花6元钱,就能吃上两顿营养、美味的饭菜,高兴得很。

听着父母分享小院里的可口饭菜,张桂英灵机一动:能不能从“幸福小院”订餐送到田里?她试着向焦庄村党支部书记周建政提出了想法。周建政爽快答应了加做“农忙餐”,并表示还可组织力量直接送到田间。

“‘幸福小院’真幸福!”张桂英和村民们笑着说,“8元钱,一荤一素,主食热汤全有,吃饱了干活更有劲儿啦!”

张桂英的话语道出了“幸福小院”的意义。在丰县,这些由闲置校舍、村部、农家院落等资源整合起来的数十家“幸福小院”,成为了村民们文化娱乐、精神慰藉、相聚交流的载体。

在岳庄村的“幸福小院”,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,村内返乡大学生利用自身特长,开办暑期托管班,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;白庙村的“幸福小院”内,老人们或围坐在一起下棋聊天,或聚在一起练习书法,这里已成为老年人休闲娱乐、社交互动的温馨港湾。

田间地头、小院内外,一张张舒心的笑脸被定格。“幸福小院”虽小,却让幸福流淌在乡村的烟火气里,成为这片沃土上动人的风景。

本报记者 孙亚妮

责编:秦春凤
上一篇
下一篇
听新闻
放大镜
点我回到页面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