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公开听证不仅给了申诉人当面陈述的机会,而且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,效果非常好!”近日,在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检察院召开的一起民事申诉案件听证会上,人民监督员夏金付这样点评道。
近年来,张湾区检察院坚持把公开听证作为主动接受监督的重要形式,以公开促公正,以公正赢公信,着力打造“阳光检务”。2020年以来,该院就29起案件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,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人民监督员、专家学者等120余人参与旁听。
借助“外脑”提升公信力
工作中,该院主动加强与区人大办、政协办、高校、律协、鉴定机构等部门的联系,选聘30名政治素养高、专业知识丰富、群众工作能力强的代表组建听证人员库,其专业涵盖金融、教育、环境、食品药品、会计审计等多个学科领域。在办理重大敏感案件、疑难复杂案件时,专家咨询论证和专家听证,可以为该院决策提供重要参考。
以刘某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为例。在未办理相关手续的情况下,刘某私自开山修路,将渣土堆放在路边导致山体滑坡,造成20余亩林地严重毁坏。
审查该案时,检察官拟对刘某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。考虑到案件涉及的土地权属及性质认定、损害后果鉴定、证据标准等问题较为复杂,该院召开听证会,邀请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专家参与听证,从专业角度为与会人员发表听证评议意见提供参考,提升了司法决定的说服力和权威性。
“头雁”引领推动常态化
该院坚持党组亲自抓,院领导带头办案。两年来,检察长、副检察长带头办理公开听证案件12件,占全部公开听证案件的42%。该院还把公开听证运用及效果纳入检察官业绩考核指标,将第三方参与作为检察官执法办案效果考核的重点加分项,激励检察官增强审查听证意识,推动公开听证全覆盖。
叶某的儿子因公司经营不善,向表姐夫徐某借款100多万元。借款后不久,叶某的儿子因意外身亡。儿子生前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了叶某心里的疙瘩。徐某提出用叶某儿子名下一辆按揭贷款购买的路虎车抵债15万元,并与叶某的儿媳黄某签订了以车抵债的协议书。但叶某认为儿子借款系用于公司经营,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,不应由黄某承担,拒绝配合办理车辆过户手续。徐某遂将黄某告上法庭,法院支持了徐某的诉讼请求。叶某不服,开始到处上访。
接手案件后,检察长黄德胜多次上门释法说理,将叶某、黄某和徐某夫妇请到一起面对面沟通协商。最终,徐某和黄某达成和解,叶某的心气也平了。
化解矛盾提升司法温度
实践中,该院注重将化解矛盾、释法说理贯穿公开听证全过程,并在公开听证工作中落实便民服务,为民解决实际困难。2020年以来,该院通过公开听证方式成功和解案件5件、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。
谢某因琐事与杨某、孙某争执厮打,被打成一级轻伤。案发后,杨某被查出身患癌症,无法收监执行刑罚,且家境困难没有赔偿能力,导致被害人谢某一直未得到任何赔付。谢某因伤残无法正常工作,两个孩子都在上学,丈夫也没有稳定收入,家庭十分困难。谢某心中愤恨,要求加重被告人的刑罚,申请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。办案检察官对谢某耐心释法说理,同时了解到谢某因案致贫、生活困难,及时为其申请到3万元司法救助金。案件经公开听证,谢某表示息诉罢访。
在涉企案件公开听证工作中,该院还探索了“阳光检察+护航企业”模式。某公司高管夏某想盘活公司闲置厂房和设备,投资注册一家新公司。在办理新营业执照过程中,他发现闲置厂房没有房产证,便找熟人帮忙伪造某事业单位电子公章,使用于公司注册申请,最终在材料审核时被发现。考虑到夏某系初犯,犯罪情节轻微,自愿认罪认罚,该院召开公开听证会,充分听取听证员的意见建议,对夏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。该案最终入选湖北省检察机关服务复工复产典型案例。
“做实用好公开听证,自觉接受人民监督,让公平正义真正可触可感可信。只有更走心、更真诚地接受人民监督,我们才能答好人民考卷。”检察长黄德胜说。